在当今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数字化技术正迅速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中,高新技术与装备不但大幅提高了养殖效率,且显著降低了人力成本,改善了养殖环境。为实地考察当前养鸡场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由智慧交通学院的师生们组成的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
传统的家禽养殖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包括喂食、清扫、收集禽蛋、死鸡检测等,劳动强度较大,且对于疾病防控的手段相对简单,主要依靠经验判断家禽的健康状况。为此,越多越多的养殖户正逐渐向现代化的养殖模式转变。本次调研的龙游县已合家庭农场也引入了一系列先进技术与设备,例如利用环境控制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等装备,使得养殖人员能够更及时、准确地获取家禽的健康状况。

在智能化环境控制系统方面,养鸡场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鸡舍内的多项环境指标,如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等。这些数据会被自动采集并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参数和算法,自动调节通风设备和照明系统等,以确保鸡舍始终维持在适宜鸡群生长的环境条件下。例如,当温度过高时,通风扇会自动启动加强通风,风机配合湿帘的散热装置使得鸡舍内温度适宜。此外,鸡粪清理是养鸡业中一项繁重且重要的工作,鸡舍还设有自动清粪装置,鸡的粪便会落入粪带上,之后粪带上的粪便会集中处理,大大减少了养殖场的异味和污染,降低了鸡群的发病率。


智能巡检机器人是智能化养鸡场的另一大亮点。巡检机器人按照设定的路线,可在鸡舍内自动穿梭巡检,通过内置的摄像头和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鸡舍内蛋鸡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并将数据传输至云端进行分析处理。训练好的深度学习算法能够识别鸡只的健康状况,如是否有生病、受伤或死亡的鸡只。同时,还能检测鸡只的生长情况,例如是否存在不下蛋的绝产鸡,是否存在食欲不振、行动迟缓的鸡只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机器人会立即发出警报,让鸡舍管理人员及时到达点位进行处理,从而有效解决人工巡检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


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极大提升了蛋鸡舍内的巡检频次和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减少了疫病感染风险。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深度学习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还会在巡检机器人的结构、路线规划、避障以及鸡只健康与应激识别等方面有更大的突破与改进,使其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推动蛋鸡养殖朝着无人化的方向发展。

实践队员们通过劳动教育的方式参与到智能化养鸡场的工作中,亲身体验到科技与养殖相结合的魅力,培养了队员们发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为鸡舍养殖带来了便利,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为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动力源泉。以工匠精神为标尺,追求卓越的品质;以创新思维为翅膀,开拓乡村发展的新路径。相信未来智能化养鸡场将不断升级,让养鸡产业搭上科技的快车,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增添强大的动力。(通讯员 张小敏 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