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孙莉萍)王一锋,2012年7月毕业于学院通信技术专业,现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合作单位南京奥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金华市无线通信设计项目经理,主要从事金华市无线通信设计项目管理工作,先后荣获公司“优秀设计标兵”“优秀设计人员”、“优秀项目经理”、“优秀项目工程管理”称号。
准确定位未雨绸缪
九年前,王一峰告别高中生涯,踏入大学。岁月匆匆,三载春秋,他从2009年9月进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就读以来,一直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以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虽然有成功的泪水,也有失败的辛酸,然而日益激烈的社会竟争也使他充分地认识到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的重要性。当同学们都在寝室打着游戏,看着电视虚度光阴时,他毅然背其书包前往图书馆,因为他始终相信天道酬勤。当同学们花着家里的钱还抱怨父母给的生活费少时,他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大学三年,他一直担任副班长,他努力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发扬雷锋的 “钉子精神”,不但学到了许多书本上的专业知识,也经历了无数次的考验、挑战和历练,锻炼了社交、组织和表达等能力。经过三年的历练,他逐渐成为了一名自信、坚强、踏实、认真、严谨的大学生。在大学的短短几年间,王一峰同学由初出茅庐的高中生成长为一名自信,自立,积极,进取,懂得感恩的新知识青年。很多大学生一心想做大事,不屑于做一些基层或者琐碎的工作,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把目光投向虚无缥缈的高职位,不肯在基层工作中投入精力,到最后往往是什么也做不了。而王一峰毕业后就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合作单位南京奥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他始终相信职场没有神话,不可能一步登天,只有循序渐进地积累实力,从最平凡、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在简单、低微的工作中寻找成长的支点,才能最终实现职业梦想。
感悟人生的沉淀,感念生活的赐予
回顾工作的这些年,回忆起大学开始至今经历的点点滴滴,王一锋的感触颇多。进入社会后,王一锋才明白曾经在大学想象的未来生活与现实社会的差异。大学内同学间会互相帮助成长,师长会指点迷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王一锋才认识到在这里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需要自己去学习领悟。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比起象牙塔般的大学他有更多的色彩诱惑,毕业之后的王一锋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他相信他的勤奋好学、吃苦耐劳会给他带去好运。王一锋说过在参加工作过程中他有过灰头土脸的失败曾经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但身处社会这个大环境没有人会体谅你的软弱和退缩,只有坚强战斗的人才有权获得胜利。作为一个在职场打拼的人,王一锋坚持“诚信为上,踏实做事,对人忠诚,感恩回报”的做人原则。工作中他严谨及时的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长此以往业绩突出,先后被公司评为“优秀设计标兵”、“优秀设计人员”、“优秀项目经理”、“优秀项目工程管理”称号。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一个实习生到现在的项目经理与王一锋的付出肯定是有很大的关联的,不管是在学习、工作对王一峰来说越困难便是越强大越有效的锻炼,他视挫折为一种磨练,,视孤独为一种成长。在当前社会之下,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是自命不凡,在基层工作中工作懒散、怠慢,浑浑噩噩度日,认为自己将来必定能够成就大事业但却过着碌碌无为的一生。而王一锋不同,他知道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工作便会回报你相同的效应。所以不管是实习生王一锋还是现在的项目经理王一锋都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一直努力准备着。
担任经理的王一锋在工作中是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员工,每个项目王一锋都亲自督导,他不希望出现一些小事而耽误工作,工作起来很拼命赶一个项目时加班熬夜都是正常的。王一锋说这样下来当他们每成功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时,都有无比的成就感。虽然他们没有多么伟大的创举,但看到项目的成功就知道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此付出的汗水都是值得的。在工作之余王一锋喜欢与员工沟通,关心员工的工作体恤员工的生活,在谈笑间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与员工分享,员工对王一锋那可谓是一致好评。王一锋认为知识是需要代代相传才能一直保留的,所以他从不吝啬把自己的所看所学分享给他人,他希望同他一样奋斗的年轻人也能成功。
母校,心底永远的留念
谈及大学生活,王一锋嘴角上扬,他说那是最美好的时光,真想再读三年可惜没机会了。在母校遇见的老师和同学都让他感到荣幸,现在他还谨记着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教导同样感念同窗同学的帮助。谈到工作上的成就,王一锋说:能有今天的一切和母校恩师的栽培是分不开的,母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给了我上进的阶梯,让我在发展的道路上走的很坚实。每当工作上,生活上遇到挫折时我都会想起母校的这三年,想起为接近理想而奋斗的自己,想起授课老师讲课时的身影,想起晨起日落的校园,都觉得一切便是最好的赐予了。接下去我会继续继承母校的优良,学习知识传播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以实际行动回报以社会,不辜负母校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