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篇
一、校园防火管理方案
3.学校教学实验用的易燃、易爆物品,实行严格的使用保障制度,实验后立即清理。
4.经常检查电气设备安装使用情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气进行检修。
5.食堂、锅炉等易引起火灾的场所、器物严格按照有关防火规定管理使用。
6.健全寄宿生的安全防火措施,严格管理制度,严禁学生在寝室吸烟、私搭电器、点蜡烛等。
7.学生的课外活动,如野炊、郊游、学生集体聚会等,要提高防火意识,严禁引起山火发生。
二、预防校园火灾
4.不使用电褥、电熨斗、电炉子、“热得快”等违章电器;
8.使用台灯的,不要将台灯放在靠近枕头和被褥的地方,并养成人走灯关好的习惯。
1.遵守实验室安全使用规则,对易燃易爆工具不得任意放置使用;
2.知道实验室的灭火器材及防护用具的放置位置和安全使用方法;
3.对各种仪器设备,应经常检查、调试,防止仪表失灵而发生事故;
4.实验中所有电器设备,按电力技术范围的要求使用,设备类型和使用环境相一致;
5.每日操作结束,应将设备还原收好,工作平台、地面打扫干净;
三、火灾自救及扑救应急处理措施
1.学校火灾发生时,马上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同时利用学校广播通知撤离,沉着、冷静地组织学生撤离火灾现场。
2.教学楼失火时,切勿慌张、乱跑、冷静探明火势的方向,并在火势未蔓延前,朝逆风方向离开火灾区域。
3.如果楼道被烟火封死,应立即关闭房门和室内通风孔,防止进烟,如果只有烟没有火,可用湿毛巾掩助口鼻,采用弯腰等低姿势逃离火灾区域。
4.安全出口被封死,可向楼顶跑,并大声呼救,切勿盲目跳楼。
1.隔离法:当发生火情时,迅速将火源附近的易燃物移开,或对可燃体防火处理。
2.窒息法:防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域,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冷却法:用水或其它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将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
4.截断电源:若遇电线负荷过重,或短路、老化而引起的燃烧。应及时寻找电源开关,切断电源,万不可用水或灭火剂喷洒。
5.扑救方法:在无水源的情况下,脱下衣服扑打明火。若在火灾现场有水源,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水来浇灭明火。
防盗篇
一、学生宿舍易发生被盗案件时段分析
5.学生上晚自习,相邻的寝室无人,也可能发生被盗。
7、学校举办大型文体活动,外来人员剧增时,发生盗窃的可能性也增加。
二、如何预防寝室盗窃?
1.钱包、随身听、手机等物品,切记妥善保管好,不要随手乱放在桌上、床上
等显眼处,放入抽屉或箱子则应及时上锁;保管好电脑、相机等贵重物品,平时不经常用到的,最好不要放在寝室;在宿舍内给手机充电时尤其要注意保管好手机,最好人不要离开。最后离开寝室的同学要锁门,不要怕麻烦,要养成随手关、锁门的习惯。一时大意往往后悔莫及。
2.最后离开寝室的同学,务必要锁好门、关好窗,特别注意不要忘记关阳台门;晚上临睡前,务必锁好门,即使在夏天也要如此,不要为了通风凉快而不锁门睡觉,否则很容易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另外同学们去水房,上厕所,串门聊天,睡觉时或去买饭时不锁门都会贸下不安全隐患。
3.短时间离开宿舍,如串门聊天、打开水及在洗手间洗漱、短时睡觉休息等时间,应将屋门关锁好,防止盗窃分子溜门行窃。
4.配备抽屉、衣柜等处的锁具时,应注意选择比较正规牌子的锁具。
5.上体育课或课余体育运动时,应妥善存放随身物品,不要将钱包、手机等物品和换下的衣物一起随意放在寝室。
6.保管好钥匙,随身携带,不要乱放在桌上、床上,以免给他人有偷配的机会;不要随意把钥匙转借给外来人员或交他人保管;如果不慎丢失钥匙,要尽快向宿舍管理部门反映并及时更换门锁。
7.宿舍内严禁留宿外来人员。有的学生违反宿舍管理规定,将久未碰面的小学、中学同学或老乡等,擅自留宿在寝室,有的还交给钥匙,放心地留他们单独在宿舍。这样的做法极易使某些人趁机在宿舍内实施盗窃,将宿舍内的现金及贵重物品席卷而空。
8.特别注意来宿舍推销商品的外来人员。他们推销的文具、生活用品,不仅质量不能保证、价格不低,而且他们往往趁寝室无人之机,入室实施盗窃,有时还会利用学生没经验,以高价推销低廉的商品进行诈骗。如发现有推销人员,务必及时向宿舍管理员、公寓住宿中心报告或向保卫部门报告,或直接将其扭送到保卫部门。
9.节假日、假期离校,不要将贵重物品留在宿舍,应随身带走,以免发生被盗等意外情况。
10.不能留宿外人。年轻人热情好客很正常,但不可违反学校宿舍管理规定,更不能丧失警惕。
11.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应提高警惕。见到形迹可疑在宿舍楼里四处走动、窥测张望的陌生人,同学们要多问问,即使不能当场抓住,也使盗窃分子感到无机可乘,不敢贸然动手,客观上起到了预防作用。
12.公寓值班人员要切实负起责任,其他同学要支持值班人员的工作,尊重值班人员。
13.在假期中留校的少数同学,喜欢带社会上的朋友和外校的同学进校玩,来往人员较复杂,若不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容易发生盗窃案件。
14.做到换人换锁,钥匙丢失后也要及时换锁.并且不要将钥匙借给他人,防止钥匙失控,宿舍被盗。
三、发现宿舍被盗后怎么办?
1.发现寝室门被撬,抽屉、箱子的锁被撬或被翻动,应立即向学校保卫部门报告,并告知系有关领导。
2.保护好现场。如果案件发生在寝室内,可在寝室门前(一楼还包括窗外)设岗看守,阻止同学围观,封闭室内现场。对盗窃分子可能留下痕迹的门柄、锁头、窗户、门框等也不能触摸,以免把无关人员的指纹留在上面,给勘查现场、认定犯罪分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如实回答前来勘验和调查的公安、保卫干部提出的各种问题。回答要实事求是,不可凭想象、推测;要认真回忆,力求全面、准确。
5.积极向负责侦察破案的公安保卫干部提供情况,反映线索,协助破案。
防抢篇
一、如何避免遭到抢劫?
注意做到如下几点,就有可能避免成为抢劫攻击的目标:
1.不要外露或向人炫耀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单独外出不轻易带过多现金。
3.不要独自在偏远、阴暗的林间小道、山路上行走,不到行人稀少、环境偏僻的地方,避开无人之地。
7.不要租住校园周边地区的民房,以免在上下学回居住地的路上遭到抢劫。
二、遭到抢劫怎么办?
在遭到抢劫后,要保持精神上的镇定和心理上的平静,克服畏惧、恐慌情绪,冷静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对比双方的力量,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1.要有反抗的心理准备。只要具备反抗的能力或时机有利,就应抓住时机发动进攻,制服或使作案人丧失继续作案的心理和能力。
2.尽量纠缠。可借助有利地形,利用身边的砖头、木棒等足以自卫的武器与作案人僵持,使作案人短时间内无法近身,以引来援助者并给作案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3.无法与作案人抗衡时,可看准时机向有人、有灯光或宿舍区奔跑。
4.当已处于作案人的控制之下无法反抗时,可按作案人的需求交出部分财物,采用语言反抗,理直气壮地对作案人进行说服教育,晓以利害,造成作案人心理上的恐慌;或采用与作案人说笑,用幽默方式表明自己已交出全部财物,并无力反抗的意图,使作案人放松警惕,看准时机反抗或逃脱控制。
5.采用间接反抗方法,获取有关破案证据。即趁其不注意时在作案人身上留下暗记,如在其衣服上擦点泥土、血迹等,如有可能则拉取毛发、衣片和钮扣等。
6.要注意作案人的体貌特征。尽量准确记下其特征,如身高、年龄、体态、发形、衣着、胡须、疤痕、语言、行为等特征。
7.及时报案。作案人得逞后,有可能继续寻找下一个抢劫目标,或在附近的商店、餐厅挥霍,及时报案,准确描述其特征,有利于有关部门及时抓获作案人。
8.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有可能,就要大声呼救,或故意与作案人对话。
防骗篇
一、提高防骗意识,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保护好个人财产安全,防止诈骗案件发生,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全寝室、全班乃至全校学生应该共同关心的。因此我们人人都应做到以下几点:
二、了解校内主要诈骗手段,提防不法分子行骗
1.假冒身份,流窜作案——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有的还利用捡到的身份证等在银行设立账号提取骗款。
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一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
3.真实身份,虚假合同——利用假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案件,近几年有所增加。
4.借贷为名,骗钱为实——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部分教师和学生上当受骗
5.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教师、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
6.招聘为名,设置骗局——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分担培养费的比重逐步加大。
三、发现他人受骗,应怎样处理
4.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情况紧急的应即时拨打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