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通讯员 陈淑怡 李国权)近年来诈骗套路不断出新,冒用警察、快递员等身份添加好友,编造虚假悲惨故事的情况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以伪造公文的形式进行诈骗的案例。为提高学生防诈骗意识,普及安全防范知识,智慧交通学院开展防诈骗安全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安全主题班会,并利用课余时间在寝室进行自我深入学习,使同学们明白 “冒充警察诈骗”,“话费充值诈骗”,“虚假故事诈骗”,“网络兼职诈骗”等传统诈骗手段,普及“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伪基站+网络嗅探诈骗”等新型诈骗手段,重点了解大学生就业中“假猎头,假老乡,假兼职,乱收费,扣证件,培训贷,校园贷”此类花样诈骗形式及事发后巨大财产损失和对社会稳定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次教育活动目的是增强学生自我安全意识,捂紧自己钱袋,打好预防针,牢记防诈骗“人物(陌生人)+沟通(各种通信工具)+要求(转账汇款)=诈骗”公式,让学生们理解“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