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养殖产业升级中的应用潜力,2025年6月28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智慧交通学院“智慧养殖·共富先行”实践团,由张小敏、娄楚悦老师带队,奔赴浙江省丽水市景宁佰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本次活动旨在让青年学子在实战中深化对“科技助农”的理解,以专业所长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一、深入一线,洞察智慧养殖现状
团队成员们在养鸡场负责人的带领下,走进景宁佰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据介绍,该养殖场致力于蛋鸡饲养与鸡蛋销售,存栏量达5万羽。进入鸡舍,多层鸡笼有序排列实现空间高效利用,实践团全程见证鸡蛋从产出到清洗、分拣、装箱的完整流程,还主动参与鸡蛋分拣工作,切身感受养殖日常。与养殖工人的深度交流中,团队发现养殖场虽引入部分智能化设备,但疫病防控的智能化程度仍显不足。由于缺乏科学的监测手段,工人们只能依靠经验判断,难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导致鸡群发病率偏高,成为制约养殖场发展的瓶颈。

二、专业赋能,测试智能感知装备
带着专业积淀与实践热忱,实践团将前期研制的智能蛋鸡巡检机器人投入鸡舍进行实战测试。该机器人专为养鸡场复杂环境设计,在提升病死鸡识别精度的同时,着重优化了湿滑不平地面的通过性。调试过程中,成员们密切关注机器人的运行稳定性,结果显示其在错落鸡笼间能灵活避障、精准识别异常鸡只。这场测试让团队深刻认识到,针对规模化养殖场的技术方案,既要保留核心的疫病监测功能,又要适配复杂的场地环境。这正是从“实验室技术”到“田间工具”的关键一跃。

三、知行合一,感悟实践价值
鸡舍内的实战测试,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碰撞的火花。实践的魅力不仅在于让队员对智慧农业形成更立体的认知,更在于揭示了专业知识赋能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人工智能技术绝非冰冷的设备与代码,而是技术、产业与乡村发展的深度融合。后续,实践队员将持续跟进装备优化与落地应用,计划与景宁佰佳共建数据共享平台,推动养殖数据的深度挖掘与价值释放。

此次景宁佰佳之行,既是对智能蛋鸡巡检机器人的一次实战检验,更是实践团以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从深入鸡舍洞察养殖痛点,到操控设备完成精准测试,每一步都让“科技助农”从抽象概念变为具体行动。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智慧养殖研究与实践,持续关注农业企业发展需求。这段从实验室到鸡舍的实践历程,也将成为青年学子扎根大地、服务“三农”的成长印记,在智慧养殖的赛道上续写更多助农兴农的鲜活篇章。(通讯员 张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