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星耀交通·匠承北斗”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四)——北斗赋能 智行乡村

时间:2025-07-04   点击数:

为实地感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智慧出行场景中的创新应用,2025年7月1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智慧交通学院“星耀交通·匠承北斗”社会实践团成员,在松阳县亲身体验了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深度赋能的无人驾驶小巴,在浙西南的青山绿水间,真切感受“未来已来”的智慧出行。

北斗高精度定位筑基,自动驾驶小巴畅行乡野

本次体验的自动驾驶小巴车长5.3米,内部采用无传统驾驶舱设计,配备7个舒适座椅及安全带,提供宽敞乘坐空间与270度宽视野,展现了高度智能化特征。其运行的核心保障,源于车顶集成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接收天线(支持RTK技术)。 随行技术专家介绍,在北斗厘米级定位能力的精准指引与车路协同(V2X)技术的协同作用下,车辆如同拥有“智慧之眼”与“决策大脑”:可精准识别车道线、实时感知并避让障碍物、实现弯道平滑转向及站台厘米级精准停靠。体验过程中,成员们通过车载屏幕实时观察车辆定位数据流与决策信息,直观理解了北斗信号如何转化为车辆稳定、安全的行驶控制指令。

沉浸体验,青年学子解码“黑科技”内核

为了确保驾驶安全,每辆无人驾驶小巴都配备了1名随车安全员实时监控,如遇紧急情况,安全员将立即人工接管车辆。“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比较担心的,脚随时放在刹车上,后面看着它开,感觉驾驶技术不错,开得比我们驾驶员还规范。”这是本次我们体验时一位老公交车司机所说,因为技术的发展让他从驾驶员转变为安全员。车辆开始行驶,无人驾驶小巴的车速并不快,车速保持在30码左右,遇到前方有行人或车辆会自动绕行,如若出现突发情况,小巴会提前预判,减速刹停,待前方障碍消失后再次启动。经过路口或者转弯时,小巴会减速通过,遇到红灯时也会像普通车辆一样刹车等待。

安全为本深入体验,技术解析提升专业认知

为保障运行安全,每辆小巴均配备一名具备专业资质的安全驾驶员进行实时监控,在必要时可随时接管车辆操作。”一位由传统公交驾驶员转型的安全驾驶员分享道“初期还是比较担心存在操作习惯转换的适应期和安全隐患,但持续观察表明,系统驾驶行为规范、预判精准,在遵守交通规则和稳定性方面表现优异。” 体验期间,小巴行驶速度保持在约30公里/小时,系统对前方行人、车辆具备自动识别与绕行能力,并能对突发状况进行预判性减速或刹停,待风险解除后自动恢复行驶。通过路口、转弯时自动减速,遇红灯则严格执行停车等待,充分体现了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科技赋能场景多元,智慧出行助力乡村振兴

现场技术人员阐述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自动驾驶小巴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解决特定场景出行需求的务实方案。” 在旅游景区,它可提供高效、环保的接驳服务;在产业园区,可作为智能通勤摆渡工具;未来更可延伸至乡村末端路网,有效破解山区“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北斗高精度定位导航技术,正深度融入松阳县的绿色生态与发展实践,为提升区域旅游品质、优化产业配套交通、促进乡村协调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当小巴精准驶回站点并完成停靠,同学们惊叹不已。本次沉浸式体验,使实践团成员切身验证了北斗技术在复杂环境下支撑高阶自动驾驶的成熟度与可靠性,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提升乡村交通便捷性、安全性与智能化的巨大潜力。作为智慧交通领域的新生力量,同学们表示将积极投身专业学习与实践创新,传承新时代北斗精神,努力推动更多“北斗+智慧交通”解决方案落地乡村,为我国交通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春智慧与技术力量。通讯员 曹茗雨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古墩路1516号

邮编:311112

版权所有 © 2015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